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快看:专家: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中国经济就恢复了

时间:2023-02-01 04:09:31   来源: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估计网友们在热搜上看到最多的热词之一就是“专家建议”。那么这些专家究竟建议了哪些事呢?有的网友总结了2022年专家们的十大建议。

曾经建议把66岁到79岁的老人划归为中年群体, 专家还建议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选择先去结婚生子,此外,这些专家还建议低收入群体可以把自己家多余的房子租出去,通过当“包租婆”来实现发家致富。

听了这些建议后,网友们打趣道:建议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建议了。

对于中国网友来说,专家一词和权威已经风马牛不相及,简直成了搞笑、不靠谱的代言人。可是专家们却不以为然,仍然乐此不疲地建议着。最近,有一则专家建议登上了热搜。

1月8日,一位知名学者中国房地产专家孟晓苏在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上建议 中国老百姓如果能将2022年增加的15万亿存款中的三分之一用来买房、装修的话,那么疫情之下的国家经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热搜一出,直接受到了各路网友的攻击。有些网友表示,这位专家的建议简直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完全是“何不食肉糜”的看法。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能把房价降到白菜价,那么自己倒是也可以购买一套新房。近两年来,很多人都听说房价降了。那么,房价真的降了吗?这还需要用数据说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房价最高的城市是首都北京,每平米达到了六万多元。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从今天7月开始,北京的房价一路呈上升趋势。二手房市场也不甚乐观,北京今年二手房的成交数量比去年下降了26.3%。

放眼二三线城市,其房价呈现出整体下跌的趋势。虽然房价下跌了,但也没有跌多少。因此,房价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偏高,很多家庭都需要倾尽家产才能购得一套新房。

这还不算那些背负房贷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身上是没有房贷的呢?

再看看近年来我国的失业情况。城镇失业率呈上下起伏的趋势, 2020年2月,我国城镇失业率为6.2%,2021年稍有升高,但是2022年3月又上升到5.8%。在城镇失业人口中,16到24岁人口的城镇失业率明显比24岁到59岁的要高。

此外,疫情出现以来的这三年中,不知道有多少个体经济因为扛不住疫情的压力而倒闭。再加上高居难下的房价、令人担忧的失业率,这些都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消费心理。

在疫情政策改变之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快递无法发出的情况,也有很多民众隔离在家,无法出门进行消费。

在那段时间中,民众的消费行为有所减少。然而,在疫情政策发生改变之后,我国出现了消费反弹的迹象。

即使民众并非真正地需要这些东西,但是他们依旧在不停地买买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种消费心理是一种报复性消费心理。报复性消费心理出现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受到长时间的限制之后,一旦这种限制被撤销,那么人们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疯狂购物的报复性消费行为。

这种报复性消费心理也是一种补偿心理的体现。在疫情还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可以随意消费,也可以随意出行。

但是在疫情出现之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限制,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随时随地地购买物品。

因此,在疫情政策发生改变之后,人们就自然而然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以此来弥补之前因限制而产生的心理缺失。但是这种消费并不属于那种高额消费,基本上都是一些餐饮、购物、出游之类的消费。

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报复性消费心理之外,很多人还出现了囤积式消费行为。

还记得在疫情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出门,有一些人甚至出现了断粮的情况。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中被称为“刺激泛化”。正因为人们曾经拥有过那样的经历,所以很多人都出现了疯狂囤积物品的行为。

囤积的物品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囤积柴米油盐,有的人囤积卫生用品,有的人还会囤积零食。

说到底,都是疫情惹的祸。

文章开头的那位专家曾提到,2022年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总体增加了15万亿。他看到了存款的增加,却没看到有多少老百姓破产,有多少老百姓失业。

为什么人们总说考编才是宇宙的尽头?那是因为体制内工作所带来的稳定收入。

虽然疫情政策恢复之后,我国出现了消费反弹的迹象,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的消费形势会更加乐观。

相反,我国的消费形势可能仍然会出现疲软的情况,这主要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关。

根据数据来看,从2020年12月开始,我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一直呈现出跌落趋势。

因此,对于那些普通民众来说,低额消费还可以负担得起。可是类似于购房、装修之类的高额支出却还是不具备很强的购买能力。

除了消费能力有所下降之外,民众的消费意愿也有所下降。疫情以来,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倡导环保消费、极简消费,他们宣扬“断舍离”,不再投入到“买买买”的热情之中。

此外,还有一些民众不愿意将财产用来消费,对于他们来说,存钱才是最保险、最可靠的。

虽然疫情给不少行业都带来了打击,但是很多商品的价格却并没有降下来,比如电影行业。

春节档电影的票房虽然有所回暖,但还是达不到2019年的票房数据。 除了其他的一些因素外,电影票的价格也影响到民众的消费意愿,就连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电影票价格都达到了40至50元一张。

总之,疫情之后,百业待兴。经济恢复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达到的,只能在党和国家的率领之下慢慢恢复。而那些所谓的专家也应该走下神坛,多多了解民生,不要总是仰望星空,而是要学会脚踏实地。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标签: 消费行为 有所下降 三分之一

精心推荐